4月20日,由农业农村部市场预警专家委员会支持、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主办、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等单位协办的“2020中国农业展望大会”(第七届)在北京召开,会议发布了《中国农业展望报告(2020-2029)》,介绍了稻米、小麦、玉米、大豆等18个(种)主要农产品2019年市场形势,对未来10年尤其是2020年、2025年和2029年等重要时间节点的生产、消费、贸易、价格走势进行了展望。
报告预计,到今年年末,禽肉等其他肉类有望继续增长,肉类供给结构将得到优化,禽肉进口量预计比上年增长7.5%。蔬菜、水果、肉类、禽蛋、奶制品、水产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,受成本推动和市场需求拉动总体呈上涨趋势。
禽肉:生产快于消费增长,进口先增后降
未来10年,禽肉产量呈增加趋势,增速前快后慢,总体增速年均2.2%,预计2029年产量将达到2585万吨。禽肉消费总量和人均消费量均呈增加趋势,消费结构性优化,预计2029年人均消费量将达到18.03千克,年均增长1.9%;进口在展望前期增加明显,中后期逐步减少,预计2029年降至60万吨以内;出口稳中趋增,年均增长0.7%。受生产成本攀升以及不确定性因素影响,禽肉价格将会波动中上涨。
禽蛋:生产消费缓慢增长,进出口基本稳定
未来10年,蛋禽养殖的良种化、规模化、标准化、专业化、设施化将进一步提高,蛋禽生产能力和现代化管理水平也将稳步提升,预计禽蛋产量继续增加,年均增长0.9%,2029年将达到3479万吨。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,居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,将促进禽蛋消费增长,预计2029年禽蛋总消费量将达到3 467万吨,年均增长0.8%。禽蛋进出口量保持基本稳定,预计出口量每年保持在10万~11万吨,进口以种用蛋为主,进口量每年保持在10~20吨。